前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箱是前人总结的知识与智慧的结晶。

读书有利于使我们站上巨人的肩膀,有利于我们提升自己的历史高度,行业高度,哲学高度,这样很多复杂问题可以看得更清楚,可以发现更多解决方案。

目的

读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记忆,也不是为了批评,而是为了应用。将书中内容应用于自己的知识系统或者解决具体问题。

原因

读书的原因如下:

  1. 读书可以增长知识
  2. 读书可以帮助你放松和减轻压力,是一种生活要素
  3. 读书是一种低成本理解世界的方式
  4. 读书是一种高手交流的方式
  5. 读书可以提高思考能力
  6. 读书可以指导实践,是知行合一的重要一环
  7. 读书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

原则

个人读书的原则如下:

  1. 读好书
  2. 保持怀疑态度,尽信书不如无书
  3. 好书要多读与深读,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4. 学(读)以致用
  5. 读书讲策略与方法
  6. 读书要有输出(笔记,思维导图,分享等)
  7. 精读为主,避免泛泛而读
  8. 带着问题与目标读书
  9. 构建与完善自己的知识树,将书中的内容与原来的知识系统建立连接
  10. 基于主题读书,同时读几本同主题的书,做到多视角阅读与对比
  11. 对阅读进行工程化管理
  12. 用好工具如Notion、Obsidian
  13. 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如记笔记,建索引,写阅读要点与清单
  14. 主动展开阅读测试获得反馈
  15. 不要勉强自己读自己不想读的

如何选好书

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这本书要解释(解决)什么问题?问题是否真实存在?问题的意义是什么?
  2. 这本书的作者是这个领域的顶级专家吗?
  3. 这本书内容有哪些?这些内容具有实时性、创新性、革命性吗?内容对实践有益吗?
  4. 这本书表达是否科学规范严谨?
  5. 自己有兴趣有能力将为本书读下去吗?读了能否用起来?用起来有多大的收益?
  6. 这本书是经典书箱吗?
  7. 这本书有没有提供一些unknown unknown的信息与观点?

如何深读

多读容易做到,但是深读需要一些技巧与练习。

以下方法有利于深度阅读:

  1. 避免干扰
  2. 带着问题读书
  3. 写读书笔记与评论
  4. 保证每次读书时间在半个小时以内
  5. 细节阅读
  6. 对比阅读
  7.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全局阅读与把握
  8. 交流与讨论
  9. 积极地公开分享
  10. 与GPT结对进行对话阅读
  11. 升维阅读
  12. 多次阅读
  13. Immersive reading沉浸式阅读